“但其实,这是错误的。”
???
“怎么可能,课本上就有,怎么可能是错的。”
“就是,要是错误,怎么可能会出现在教科书上。”
堂下同学自然不信。
随后,便间教授继续翻到下一页。
这一页上,是两组对比图,右边的是刚才那张图,左边是另外一组。
两图中,x一样,但是另外一个确实完全不同。
右图的y比x稍大。
至于左边的,y大概是x的三分之一,并且
便见教授指着左边那组图它道,“这才是两者真实的对比。”
“不是吧,y这么小的吗?感觉也就只有x的三分之一大小嘛,”上了半节课,有种扬眉吐气之感的女同学笑着揶揄道。
“最关键的是,这也看不出是个y啊,就是个点而已,y上面两个分枝都没有,只有下面那个根根”
相比起女同学们的吐槽,在场男同学基本便是脸如黑炭。
更有人质疑,“怎么可能,教科书还能作假?”
教授只温和地笑笑,“也不算作假,人家也没有说那就是真实的情况,只是为了区分x和y而已,大小如何,自然只能由他们定”
所以就是故意夸大y的尺寸,以展现y的作用呗。
不少女同学心中这么想道。
“就如图中所示,y染色体并不称呈y形,且这只是尺寸,与x相比,上面的基因数量更是大不相同,y上只有几十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,x则多达上千个
由于y不能成对出现,所以很多控制基因病变的显性基因就很容易y染色体虽是由父传给子,但在传递过程中,它和x染色体的同源部分会产生交换也就是说,子的y并不等于父”
这下,就轮到女同学们不断起哄反击了,看看你们骄傲无比的y,结果它只有x的三分之一大小,缺少大量基因不说,还更容易遗传病变,并且传着传着就再也不是原来的y了。